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微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2)

时间:2016-04-06 09:49 点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境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利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境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利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并进一步同化、顺应新知识,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2.微课作为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微课能够支持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任务的需要,制作、搜集、整理多个微课,并将其组成教学资源。学生完成任务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任务需求选择、学习微课,并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此来解决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此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能够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又可以使合作有价值、有热情。
  3.微课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内容短小,教学设计精细,教师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主线,并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因此,微课能够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完成重难点的学习,实现了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学习需求掌握和理解一个知识点。
  4.微课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的差异是必然的,因为不同学生学习和认知事物的过程不同,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不同。因此,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应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师要根据任务需求制作相应的微课。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对已掌握的学习内容可不再观看直接跳过,对感到困难的内容可以随时、反复观看视频,或边观看边实践。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体验、创新,并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集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兴的基础性课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它是新时代教学的另一个方向性的导向,它的出现让信息技术教师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和探索的舞台。将其融合到任务驱动教学中,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流程,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带来常态化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付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J].科技信息,2010(11):26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